崩溃!为什么孩子老是要求读同一本书,玩同一个玩具,做同一个游戏?
最近张老师有点崩溃,班里的小孩们跟着了魔似的,只要到了“读绘本”啦,就都嚷着要听《好饿的毛毛虫》。拜托!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20遍了。刚开始张老师是想:孩子可能是喜欢吧,或是1、2遍没听懂吧。但是这都已经听了好多遍:毛毛虫第3天做什么,孩子们都会“抢答”了;到毛毛虫吃撑了,孩子都会捧腹大笑,有这么好笑吗;
张老师也试着换其他书,但孩子就是不“捧场”,但每次都读这一本,也太无聊了吧,天天听。除了重复读某本书,你有没有遇到过总喜欢反复玩同一个、看同一个动画片呢?这种“执着精神”可真让人抓狂不已。到底是孩子缺乏好奇心,还是记忆力太差了?
先别急着下结论,先来听听孩子的声音。听听孩子们怎么说?
1老师,我在重复中不断练习
还记得小朋友刚来幼儿园,很多都不会自己吃饭,也不会自己穿衣服。当时的你,是每次都喂孩子,帮他穿衣服吗?
不是,你是给孩子时间,鼓励孩子每天重复去做。因为你知道这个时候,孩子是在很认真地学习这件事。所以,对于心智尚处在发育期的孩子来说,重复的行为给了孩子更多练习的机会,帮助孩子逐渐从陌生到熟悉,最后掌握一个行为。
2老师,每次的重复都让我有新收获
虽然,小猪佩奇动画片已经看了很多遍了,但孩子们每次看,还是会激动不已。有的孩子会假装很紧张,不敢看;有的会出声提醒佩奇;有的还会鼓励乔治勇敢点,跨出这一步。
在重复的过程中,你会发现,孩子们每次关注的点都不一样,在每一次的重复中都有不一样的收获。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地重复,收获新的感受。
3老师,在重复中我会发挥创造力
当孩子刚开始玩积木时,只会单一的堆高积木。你告诉她可以怎样怎样玩后,你会以为他会像你这样玩。但结果,他仍然自顾自地按照他的节奏去玩,重复着原来的行为。直到很久之后,你会惊喜地发现,他用这些积木玩出了各种创意,让你大开眼界。
对重复行为,专家怎么说?看了这么多,很多老师还是会疑惑,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重复行为呢。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解释吧。孩子的重复行为,从心理学来讲,是一种孩子特有的,自然而然地训练活动。由于孩子的认知、想象和记忆的发展还不完善,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。
1岁之前,孩子的行为是一种感官重复,比如反复吸吮手指。
1-1岁半,孩子的行为发展道路实验重复阶段,比如东西放手里,嘴里。
2岁后,孩子的行为到了语言重复阶段,比如反复听某个儿歌。
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言,“反复进行练习,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,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。”
如何正确支持孩子的重复行为?所以,老师要做的是抓住孩子发展的契机,学会正确地引导,从而支持孩子的成长。
1从孩子的兴趣出发,把选择权交给孩子。
俗话说: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你会发现,孩子并不是会重复所有的行为,而是只对他感兴趣的事情去重复。所以,既然孩子感兴趣,把选择权交给孩子,让他去重复吧。
如果他喜欢重复读某一绘本,不用刻意引导他去读其他绘本,只要给他空间,让他尽情去读;如果他喜欢画画,每天都重复画圈圈,别在意他画的好不好,像不像,给他笔和纸,让他去画吧;如果他喜欢重复“搭建—推倒”的积木游戏,只要推倒时不伤害到他人,就让他继续这个快乐的游戏。
2用多种方式来引导孩子重复行为
当你看到孩子单一重复某一行为时,先不要着急阻止或干涉,试试为孩子的行为提供支持和引导吧。当孩子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,你可以尝试在旁边放些积木、纸盒等,促进游戏内容的丰富;
当孩子每天都在看同一本绘本时,你可以尝试在一旁放上画纸、录音笔或是表演道具等,间接提示孩子可以将绘本的内容画出来或表演出来。你不需要去“教”孩子可以怎么玩。你只需要用环境和材料来“暗示”孩子。
3给予孩子及时地反馈
当孩子重复某一行为时,老师可以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及时地反馈。比如孩子吃饭,虽然吃得到处都是,老师也应肯定孩子的努力;当孩子吃得桌面干干净净时,老师也要及时表扬孩子的行为;当孩子每天都要听一个绘本时,老师可以尝试停顿一下,让小朋友来接,或是质疑孩子们的奇思妙想,都能推动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细节。
最后的话
之前曾看过这样一句话:“重复是孩子快乐的心灵旅程,成人是这个旅程的陪伴者”。所以啊,既然是陪伴者,当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啦,让他们边“走”边体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