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绘本看国外幼小衔接的理念
绘本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文学形式,用最浅显的语言述说着深刻的道理。下面介绍的这些幼小衔接主题绘本,不仅为孩子提供了精神食粮,同时传达了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理念——注重寓教于乐、激发内在动机、疏导不良情绪、家长的适当引导。
注重寓教于乐
在幼小衔接阶段,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形成热爱小学、热爱学习、尊敬教师以及与同伴和谐相处等观念,而这些颇为空洞的大道理在孩子看来是很难快速理解和接受的。长此以往,孩子容易产生厌倦和逆反的心理。
从国外有关幼小衔接主题的绘本中,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为孩子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境,或荒诞、或滑稽, 让孩子在愉快的笑声中不知不觉地对小学、对学习产生兴趣。
在英国绘本《小女巫上学去》中,作者黛博拉·豪特兹格虚构了一个会魔法、聪明、善良的小女巫不顾家人的反对去上学的故事。小女巫给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:会飞的扫帚、会变出虫子的苹果……她的与众不同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,引来了一阵骚动,但是她身上真诚、善良的品质又化解了这些不快,她也渐渐地被教师和同学们喜爱。在教师的帮助下,小女巫学会了计算和读写,能够读懂书中的内容,还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。
家长和教师对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而感到焦虑的情绪,其实无形中会传递给孩子,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。《小女巫上学去》通过一系列让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,将那些“大道理” 传递给孩子,将孩子即将面临的转变以轻松、幽默的故事呈现出来,帮助他们顺利过渡。
激发内在动机
与幼儿园不同,小学学习任务繁重、规矩繁多,学习似乎成了孩子不得不作出的选择。“孩子不爱学习”是令许多家长备感头疼的问题,他们绞尽脑汁地希望孩子爱上学习,却常常收效甚微,因为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并未被激发。
在法国绘本《小魔怪要上学》中,作者玛丽·阿涅丝·高德哈文向我们展示了知识对孩子的吸引力。在没有接触到知识之前,小魔怪总是烦躁不安。他的爸爸妈妈是食人魔,每天只想着吃人,可小魔怪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,他从不吃人,也不快乐。
有一天,他捡到了一本故事书,绞尽脑汁地想要了解里面的故事,但他不识字,于是决定去上学。在学校里,小魔怪认识了很多字,学习了文化知识,获得了精神世界的愉悦感。他的家庭氛围也随之改变,原本“无知”的父母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听故事, 还从书本上学会了烹饪技能,让小魔怪每天都能吃到香喷喷的水果蛋糕。最后,当小魔怪将同学带到家中时,他的父母竟然改变了吃人的本性,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玩耍起来。这个故事能够帮助孩子逐渐领悟到知识的力量,引发他们对学习产生内在的向往。
与其用发放奖品、批评、惩罚等措施“刺激”孩子做出某种学习行为,不如在孩子开始接触小学生活和学习时,注重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,使其明白“为什么需要上学”“学习文化知识能够带来哪些好处”,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领悟学习的魅力和作用,学习的动机也能更加纯粹和持久。
疏导不良情绪
从幼儿园到小学,孩子面临的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,更重要的是身份和角色的变迁。“如何取得学业上的成功”“如何适应制度化的班级生活”,这对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很容易导致其在幼小衔接过程中产生挫折、焦虑等负面情绪。因此,帮助孩子有效地疏导这些不良情绪是非常重要的,美国绘本《大卫上学去》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。
大卫做的全是成人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。迟到的大卫小心翼翼地探着脑袋向教室内张望,教师说:“大卫,你迟到了!”上课时,大卫开心地在讲台边做鬼脸,教师说:“大卫,回去坐好!”听课时,大卫看着窗外的云彩,将它们想象成各种动物,教师说:“注意听讲!”放学时,大卫用蜡笔在课桌上画出五颜六色的图案,教师说:“大卫,不可以乱画!”最后,大卫在教师的督促下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。教师抚摸着大卫的头,奖励他一颗五角星,说:“大卫,你可以回家了!”
也许,成人不喜欢大卫这个“小坏蛋”,但是孩子读完后都会“深有同感”地哈哈大笑,因为孩子的心中都住着一个“大卫”,大卫所做的事情他们都曾经做过或者想要做,或许这些行为正是他们想要的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。
在幼小衔接的传统做法中,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关注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地方。即便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,我们也往往要求他们学习克制和隐忍,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使其能够逃避这种消极的感受。国外更倾向于鼓励孩子积极面对自己的消极情绪,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疏导。
为此,国外的一些幼儿园会设置“心情小屋”之类的活动区,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,教师会引导他们面对自己的情绪、说出自己当时的体会, 这样既能够有效地防止负面情绪在孩子心中积压,又有利于孩子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,为他们进入“小学生”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。
家长的适当引导
在幼小衔接阶段,家长如果过于紧张焦虑地催促孩子学习,会给他们增加心理负担,而一味放任自流又容易造成其在面临问题时缺乏支持。“如何成功地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”是个不小的难题,而实际上,家长很难准确把握好这个“度”。
在英国绘本《小阿力的大学校》中,“妈妈”的形象让我们看到:英国一方面强调了家长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对孩子的引导作用,另一方面更加关注家长的引导方式,给我们做出了示范。
绘本作者罗伦斯·安荷特在故事中描述:小阿力马上要上学了,面对这个即将到来的转变,他既高兴又害怕。他对妈妈说:“要是能够一直待在家里该多好!”妈妈紧紧地抱着他,对他说:“你就像一只不愿意离开巢的小鸟啊!”小阿力在院子里捡到了一只又瘦又小的小鸟,妈妈帮助他悉心照料小鸟。小鸟康复后,妈妈告诉小阿力:“我想我们该让它走了。”小阿力从中逐渐意识到他似乎就是那只小鸟,也要“飞向广大的世界”。
入学前一晚,小阿力还是有点担心大大的学校,因此做了一个可怕的梦。妈妈及时出现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,让他觉得心里舒服了很多。妈妈准备好了上学需要的东西,小阿力带上这些东西来到了学校。他发现学校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可怕,他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故事,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。
故事中,妈妈只是默默地干着家务,当小阿力有需要时,她会出现,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,帮助他完成心愿;当小阿力不想上学时,她会用宽容、理解的态度对待小阿力。妈妈这种无声的引导,既给予了小阿力宽松的成长空间, 又给了他适时的帮助,也许这才是最大的支持吧。
面对幼小衔接,中国的家长普遍表现得很心急,希望孩子能够快速成长,顺利过渡。然而,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轨迹,家长单方面的催促并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。从国外的绘本中,我们看到,他们主张家长采用适当引导、默默支持的方式,让孩子自己去体会、感受,即使在幼小衔接阶段,家长也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