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该怎样理解孩子的秩序感?
正确对待孩子的“秩序感”,首先得正确区分孩子的“撒泼”行为到底是无理取闹还是“秩序敏感”。孩子的秩序感有很多表现形式,最典型的有如下三种:
— NO.1 —对环境布局的“刻板”要求
案例:
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,一进家门就急着想抱抱宝宝,随手就把外套放在了沙发扶手上,结果宝宝大哭大闹起来。直到妈妈把外套拿走放回卧室,宝宝才逐渐安静下来。
分析:
孩子出生后,周围环境中的固定陈设通常会渐渐成为他生活秩序的一部分。而当他已经习惯的格局被打破时,就会出现焦虑和不安的情绪,甚至大哭不止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孩子发现某个东西脱离了常规放置的地方后,可能还会亲自动手把它还原到原来的位置。支配他这种行为的也是秩序感。
— NO.2 —对事物所有权的极度敏感
案例:
奶奶从老家来看望2岁半的萌萌,进门就脱掉自己的鞋子,穿上妈妈平时穿的拖鞋。小家伙马上哭起来,趴在地上非要奶奶把拖鞋还给妈妈不可……
分析:
学前的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,往往会对特定物体的归属十分敏感,认为家里的某一个物品是属于谁的,就是谁的,其他人不能动用,否则,就是破坏了事物存在的法则,值得他去纠正和维护。
— NO.3 —对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预先设计
案例:
每天妈妈下班回来,3岁的佳佳都要抢着去给妈妈开门。有一天,妈妈按门铃时,爷爷刚好在门边上,就先打开了。这时佳佳不干了,大哭起来,非要把妈妈推出去,关上门,让她重新开一次。
分析:
孩子习惯了事件发生的特定程序之后,就会渐渐偏好那种安排,一旦被调整,就会变得焦虑不安。而且,学前期的孩子,由于自我中心思维的存在,往往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事物的发展规则之上,会对特定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有所期待,一旦事情的发展有悖于自己的预期,就会感觉对外界的掌控感失去控制,从而引发内心的不安,甚至出现哭闹、撒泼等行为。
— NO.4—“秩序感”之于孩子成长的价值
秩序感其实就是幼儿最初的内在逻辑,这种内在逻辑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,至少有三个不可忽视的方面:
1.有秩序,更有安全感
由于生命产生之初的弱小感,幼小的孩子在习惯了教养环境中的日常安排后,就会非常期待周围事物的运行都是可以按照期待发生的,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感觉自己对生活是有掌控能力的,一旦这个秩序体验受到挑战,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,对环境的安全感产生怀疑。所以,对于孩子来说,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其安全感的基础。
2.无秩序,毁“三观”
因为对环境和生活的秩序有所要求,在孩子眼里,凡事都是有对错之分的:东西摆放在这个地方,就是对的,摆放在那个地方,就是错的;爸爸的东西,爷爷不能用,妈妈不能用;有人按门铃了,应该我来开门,你开就不行……这类对于事物存在格式和发生秩序的要求,正是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,也是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,也是其人生观、道德观、世界观的基础。
3.培养秩序感,生活有条理
孩子在秩序感的作用下,往往会以为世界是按照特定的秩序存在的,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这个特点,因势利导,尽量给孩子建立科学规律的作息安排、布置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、呵护孩子的物权和归位意识,则孩子更容易养成条理的生活习惯。
— NO.5—满足孩子的“秩序感”
秩序感是孩子生命的一种需要,当它得到满足时,才能产生真正的快乐。然而,当孩子表现出秩序敏感期的行为特征时,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,感到不耐烦,甚至对孩子的“不当”行为进行批评斥责,让刚刚进入秩序敏感期的幼儿心灵无法充分体会成长的美好,从而变得混乱、孤僻、不再有勇气探索未知。因此,当孩子乐于去做一些关于秩序的事情时,家长不妨满足他的这个需求。
1.尽量不频繁更换孩子的教养环境
有的职场妈妈在返岗上班后,采取了将孩子在外婆、奶奶和自己家轮流抚养的做法。殊不知,这是非常伤害孩子秩序感的做法,特别是对于婴儿期的孩子来说,频繁变换的生活环境,将使得孩子很难产生稳定的秩序体验,进而冲击她们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。所以,保护孩子的秩序感起见,孩子出生后,最好让他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中成长。
2.努力建立科学的生活作息秩序
孩子天然喜欢有规律的生活,家长不妨利用这一点,自孩子出生起,就帮他建立一种合理、科学的作息秩序,让孩子逐步适应这种有规律的生活,为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基础。
3.营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空间环境
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更容易让秩序敏感期的孩子感到舒适,家里的日常用品最好摆放有序,每次使用后注意及时归位。尤其是孩子的东西,更要注意摆放有序,不要随便变换它们的位置。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往往乐意维护这种整洁的格局,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自己收拾玩具和日用品,让孩子形成整洁有序的习惯。
4.尊重孩子的物权敏感
孩子对特定物品的所有权产生敏感之后,家长就要注意尊重这种敏感,尽量不混淆物品的所有权,更不能压制孩子对区分所有权的主张,否则,孩子很容易获得一种意识:物品的所有权是可以很混乱的。这对于孩子发展自己的所有权意识并不是一件好事,一则容易使他们养成随意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,二则容易使得他们长大后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5.理解孩子对程序的要求
当孩子因为已经习惯的或者头脑中预期的程序被破坏而哭闹时,家长要理解孩子对于秩序的强烈要求,耐心地处理问题,“重来”通常是很有效的解决对策。在无法“重来”的情况下,也要做好解释工作,这样做,孩子可能并不马上买账,依旧大哭大闹,但这是一种健康的痛苦,孩子在宣泄的过程中,也会慢慢明白,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来的。家长的理解和耐心,往往会让孩子多一份面对的勇气,甚至就可以启动条理的思维,行为也变得“正常”起来。
6.增强孩子的灵活性
多带孩子出去走走,感受不同环境、家庭中的人、物、事,帮助孩子认识到别人的“秩序”和自己的“秩序”可以不同,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,孩子就能把“自我”与“他人”区别开来,到了哪里都能“入乡随俗”,能够快速适应不同事物和人物的“秩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