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幼有所育——十六区十六讲”科学育儿巡讲活动
“孩子在家里跟我们互动挺好的,怎么一出去就不爱跟人交往了,是不是有点自闭?”……
在养育过程中,当孩子表现出一些“个性”时,家长往往会忧心忡忡地带娃到门诊去看医生:自家娃是不是病了?
为缓解这部分家长的焦虑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张劲松在“幼有所育——十六区十六讲”第十三讲,就“‘孤独症样’儿童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”这一主题给家长们普及了相关的专业知识。
“孤独症样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
当孩子出现某些“症状”,比起到医院问诊,年轻的家长更倾向于上网找答案,一旦孩子“被得病”,焦虑的家长便盲目寻求治疗。“在0-6岁,儿童的发展是很迅速的,但发展的快慢各有不同。有时候他们的行为表现很容易被家长过度重视,因此科学判别很重要。”张劲松表示。
张劲松介绍,“孤独症样”可分为自闭、多动等,并按严重程度有“轻、中、重”之分。
其中自闭症主要表现为:社会交往及交流障碍、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行为等。
而多动症则多表现为: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精神、行为冲动杂乱、无法控制自己、做事的效率和完成度受到明显影响等。
孤独症儿童有哪些特点?
缺乏社交性沟通,不仅仅是不说话,还包括缺乏非言语沟通,比如眼神、姿势、手势的互动交往。兴趣狭隘,缺乏对同龄孩子应有活动的兴趣,对通常的玩具不感兴趣,可能会对一些奇特的东西特别情有独钟。
孤独症样儿童是怎么回事?
后天因素,假的孤独症孩子,孤独症样儿童,即假的孤独症孩子,很大程度和后天因素有关,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?婴幼儿关键时期,家长不仅在吃穿需要上,在简单游戏里,孩子都需要与人互动,获得情感上的关爱。
是否将孩子交给电子保姆?
有些家长只要孩子一哭,就拿手机等电子产品哄。久而久之,只有电子产品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,孩子缺乏与人互动,行为也变得单调刻板。
是否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?
孩子从听不懂到逐渐听懂有一个过程,语言发展需要家长的互动,不仅是说出来的语言,还包括表情、姿势等非言语方式的沟通。如果家长没回应,久而久之,孩子就觉得发音根本没用,语言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。
孤独症并不是不可挽救
0-3岁及早干预 越早训练 效果越好,她提出,“孤独症样”并非不可挽救,越早训练效果越好。“轻、中度的孤独症还是以家庭干预为主。”
张劲松表示:
◎首先家长要先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不能因为孩子病了就“包办代替”;
◎其次,还要多以手势、表情、注意力等形式与孩子互动;
◎再次,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切勿过分内疚或焦虑。“最重要的是,找专业医院进行评估,然后配合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干预和治疗。”
接纳孩子的气质类型,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
“都说人有个性之分,而每个孩子都带其天生的特质——‘气质’”。“有的孩子外向、自来熟;有的爱哭、很作;有的孩子害羞、怕生,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陌生环境;还有的好动、脾气莽撞、管不住自己……”仅仅因为孩子不合群或是过分活泼就被误贴上“孤独症样”儿童的标签,不太科学。
“家长应看到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,”她建议,在养育的过程中,家长应通过互动、交流和沟通等方式来了解孩子的情况,针对家庭环境和孩子的个人情况来“防微杜渐”。千万别等到孩子的情况到达“临界点”了,才不得不带其到医院就医。“家长本有很多细微的机会可能早发现,早治疗的。”她说。
出现这些问题,家长真的需要重视
那么家长能否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来做到“防微杜渐”呢?
张劲松认为,随着孩子的不同年龄段,表现各有不同,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“异状”,家长一定要留心:
◎孩子在6、7个月的时候,明显开始会注视了,这时候如果逗孩子,他没反应,在常规体检时医生会提醒是否孩子存在发育落后现象;
◎1岁半至2岁,孩子不会与父母互动、玩游戏,无法听懂指令;
◎2岁之后到户外玩耍,孩子对外界不感兴趣,与人毫无目光接触;
◎3-4岁之后,很难参与集体性的游戏,对想象性的游戏和玩具(如:过家家、女孩子哄娃娃睡觉的游戏等)不感兴趣,不会模仿成人的行为,并且越来越游离在人群之外,家长就应该带着孩子到医院检查、就诊了。